当前位置: 首页 > 医疗版 > 疾病专题 > 骨科 >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及脑性瘫痪 > 脊髓灰质炎
编号:90492
脊髓灰质炎(小儿麻痹症)
http://www.100md.com 当代中医网
     [中医病名]

    [概 述]

    中医

    西医

    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。一般多发生于小儿,部分患者可发生驰缓性神经麻痹,故又称“小儿麻痹症”。但成人亦可发病。感染后不发病但能通过感染而获得免疫力者,医学上称为隐性感染,隐性感染者远比发病者多,约占流行期的90%以上,而出现麻痹的病例仅占其中的极少数,一般少于1%。

    [病 因]

    中医

    西医

    本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及病毒携带者,其中隐性感染者及无症状的患者由于不易被发现且数量较多,故为主要传染源。本病病毒主要是经口侵入,但在病前3—5日至发病后1周左右亦可经呼吸道由飞沫侵入人体。

    [症 状]

    1 前驱期:起病可急可缓,以发热、纳差、多汗、乏力、烦躁等症状为主,可伴咽痛、咳嗽,或恶心,呕吐、腹泻等。持续1—4天后,多数症状消失。

    2 瘫痪前期:前驱期热退后1—6天,出现头痛、肌肉痛、感觉过敏、多汗、颈项强直等。

    3 瘫痪期:热退后出现不对称性驰缓性瘫痪,以单侧下肢瘫最为常见。可有颅神经麻痹,或有高热、意识障碍、抽搐等脑炎表现。

    4 恢复期:瘫痪后1—2周,瘫痪肢体肌群由远端开始而后近端逐渐恢复。

    5 后遗症期:严重受累的肢体出现萎缩或畸形,而至跛行或不能站立。

    [检 查]

    1 血常规、尿常规、粪常规。

    2 病毒分离。

    3 脑脊液检测。

    4 病毒性传染病免疫学检测。

    [诊 断]

    中医

    西医

    1 本地区有流行及确切的接触史。

    2 未服过或不规则服脊髓灰质炎疫苗(小儿麻痹糖丸)。

    3 前驱期:起病可急可缓,以发热、纳差、多汗、乏力、烦躁等症状为主,可伴咽痛、咳嗽,或恶心,呕吐、腹泻等。持续1—4天后,多数症状消失。

    4 瘫痪前期:前驱期热退后1—6天,出现头痛、肌肉痛、感觉过敏、多汗、颈项强直等。

    5 瘫痪期:热退后出现不对称性驰缓性瘫痪,以单侧下肢瘫最为常见。可有颅神经麻痹,或有高热、意识障碍、抽搐等脑炎表现。

    6 恢复期:瘫痪后1—2周,瘫痪肢体肌群由远端开始而后近端逐渐恢复。

    7 后遗症期:严重受累的肢体出现萎缩或畸形,而至跛行或不能站立。早期有发热、多汗、感觉过敏。随之出现不对称性软瘫,肌张力减低,腻反射消失,感觉存在。

    8 脑脊液、血液中查到特异性IgM抗体,或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M抗体比急性期升高4倍以上者可确诊。

    9 从粪便、咽部、脑脊液、血液、脑组织中分离到脊髓灰质炎病毒。

    [治 疗]

    中医

    西医

    1 卧床休息,消化道隔离。

    2 切忌剧烈运动和疲劳,避免肌注和手术,以免诱发瘫痪。

    3 瘫痪肢体应注意护理,置于功能位置,以免发生关节畸形。

    4 应用促进神经肌肉传导的药物,以促进瘫痪的恢复。

    5 对症治疗。

    6 局部热敷或理疗。

    [预 后], http://www.100md.com


    参见:首页 > 医疗版 > 疾病专题 > 小儿科 > 神经及运动系统疾病 > 小儿麻痹症